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我是李安,我可能会用120帧拍…梁朝伟?

2016-11-16 索非 数洞社媒


「 你会特地跑到电影院看这部打破电影百年来制式的李安新作吗?


作者 | 索非

编辑 | 杨开心


以电影史上第五次技术革命的大噱头引发期待的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终于与中国观众见面了。


一个月前在纽约首映时口碑不如人意,甚至有对新技术应用尖锐的质疑和批评,令不少人动摇了观影信心。


但意外的是,本片内地上映后。也许是华语地区影迷对这位温润儒雅的华裔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的偏爱,也许是东方文化背景更能理解李安对于人性细腻的挖掘表达。笔者非常想看120帧版本无奈买不到票,退而求其次地看了60帧的。



  影片讲了什么?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字面上会以为是一部战争电影,但事实上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类型化战争片,没有如《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中狂轰滥炸血肉横飞的宏大战争场面, 但这个李安钦定的片名很恰当,因为这部电影是主人公“内心的战事”


19岁的美军新兵比利林恩因为在伊拉克战场上拯救班长的镜头被遗落的摄影机拍下而偶然成为国民英雄,他和所在小分队短暂回国接受采访表彰,并被邀请观看橄榄球比赛、在中场休息时和巨星碧昂斯等表演节目,结束后返回战场。


△图片来源:douban.com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他的视角,观众看到了“莫谈国事”的父母、一直试图阻止他返回战场的姐姐、不断追问“英勇壮举”的采访记者、爱慕英雄的拉拉队女孩、满嘴跑火车的黑人经纪人、道貌岸然的石油商人、只对武器和杀戮感兴趣的运动员、轻蔑的球赛观众、想低价买故事拍电影的投资人、粗鲁野蛮的场工等,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战争、英雄、军人有不同的认知和关注点。而最终年轻的比利也因此有了成长,做出了命运的抉择。  


李安在中国首映礼上曾表示比利·林恩的中场秀,其实是虚伪的事情、盛大的假象。普通人对于英雄主义的投射,跟军人在战场上的感受形成反差。在影片中,有人把战争当做政治权利游戏,有人认为是为了掠夺石油资源,有人想从军赚钱更多,有人嘻嘻哈哈地当做娱乐素材。从记者会上印错的名字威廉林恩开始,比利和他的队员们被怠慢、被好奇围观、被当做背景板摆弄、被误解,最终只有回到在战场上才能找到自我和尊严。


如同少年派一样,李安的电影向来没有单一的政治正确,而是多重解读空间。有人说这是反战片,从战场上下来的军人有着自己都不曾觉察的巨大心理创伤,比如会对表演前背后拍了一下的工作人员反映激烈如同遭遇致命袭击。但李安自己在采访中说“军人是让我心疼的特殊群体,我拍这部电影没有反战那些高尚的理由”。有人说是展现人的孤独,没有任何人能真正理解你,即使以为是soulmate的拉拉队女孩不会说希望你留下来,而是“你是英雄必须回到战场上去”。有人说是身份认同,不同种族、阶层、宗教信仰间的冲突。有人说是批判美帝现实,纸醉金迷隔岸观火。 


  观看是什么感受? 


法国导演戈达尔曾称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意思是1秒中包含24个画面。24帧电影的标准符合人眼生理结构的视觉暂留现象。一般来说24帧/秒已经基本满足人眼的观看需求,即在观看时不会觉得画面有卡顿,但李安打破了电影诞生百年来长期沿用的制式——120帧/秒意味着五倍的流畅度。


之前的北美批判影评中有提及这种高帧率的观感是失去电影质感、出戏、令人分心, 朋友圈里有人评价是在观看商场里家电售卖区展示的高清电视。


△图片来源:ater.cn

笔者的第一个观感是过分的清晰、前所未有的明亮。演员面部的细纹、雀斑和眼里的红血丝毫发毕现。没有梦幻的调色和后期,冷色调、画面平滑无颗粒感。 极度的真实,没有电影的距离感,好像是在超级大电视上观看真人秀甚至是去掉了屏幕站在你面前呼吸。


△图片来源:jiran.baijia.baidu.com

第二个观感是因为这种清晰导致整个屏幕上信息量极大,吸引你需要从头到尾高度集中注意力。面部特写镜头多,从眼神中清楚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第三个观感是强烈的主观视角和高度沉浸感。你不再是第三视角的旁观者,而是身临其境成为比利林恩本人。跟随他在空间中行走,每一分每一秒看到他所见,感知到他所想。李安试图以这样的方式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与主人公共情。


有没有什么问题?景深浅,以至于许多时候背景是明显虚化的,镜头关注这一个人,他背后的人就是模糊的。高速运动镜头比如开车翻山越岭还是有一点眼晕。


不同于叙事宏大、强情节、反战主题鲜明的《天空之眼》《黑鹰坠落》,比利林恩的故事集中在一天之内,所有情节都靠主人公的意识流贯穿,现实、回忆和想象不断插叙闪回。情绪胜过情节,故事次之。场景转换运用了非常多蒙太奇,从突然喷发的秀场烟花到炸开的战场沙土,从对着飘扬的国旗流泪到想象中的缠绵镜头。


也许正因此,对电影有负面评价是剧情平淡沉闷(当日的影院里确实有人打哈欠);战争场面不够炫酷,仿佛小品般小儿科;打破线性叙事的时间场景不断切换是企图以表面上的东方式含蓄掩盖故事单薄、结构混乱;过于突出英雄,其他人物的塑造十分扁平化。不过看的很入戏的笔者认为瑕不掩瑜,选取几位网友影评或许可以代表大部分好评的核心。


豆瓣@SqualL:革命性的视觉技术背后,是一如既往李安式的细腻内敛的叙事风格,故事格局略显局促与平淡,但却直击人心。火爆酷炫的场面虽然不多,却仍然让人感受到战争和残酷和主人公内心的波澜。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在于能力的强大,而是在于他所作出的选择。


豆瓣@张未来:相比《少年派》,李安这次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我估摸着是为了4K120帧的新技术让路。但是画面细节是如此清晰生动,让银幕中人呼吸可闻。这样观影的恐怖之处在于,画面给你造成的浸染,令你的情绪流露变成了纯粹的生理反应。你还来不及做出思考,就已经泪流满面。肉体在哭,却与大脑无关。


微博@何小沁:技术太过出挑,以至于以往口碑相对淡化了内容部分,李安的叙事功力一如既往沉稳扎实,无论见微知著的宏大命题,行云流水的空间转换,还是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恰到好处的情绪渲染,包括对演员表演前所未有的考验,都处理得无可挑剔。
 


  新技术的意义?  

 

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开始,人类百年电影史经历了四次重大技术革新:


  • 1927年的《爵士歌王》是第一部有声电影,终结了卓别林的默片时代。


  • 1935年的《浮华世界》是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


  • 上世纪50年代,宽银幕技术让人感受到电影艺术与电视的不同观感,挽留了被小屏幕带走的观众。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技术与传统电影结合,产生了胶片到数字、实景到特效CG等许多变化,颠覆了影院经营模式和拍摄方式、拓展了题材广度和表现手法。


  • 被奉为第四次技术变革里程碑意义的旷世奇作是七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开启了IMAX -3D电影的序幕。


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全屏到宽屏,2D到3D,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改变现有的电影语法。而李安的120帧被认为是第五次技术革新。在120帧/秒的前提下, 分镜、布光、剪辑都会有新的设计。


此前有一种声音是技术革新应该用于拍摄动作大片,而李安只是用来拍摄一名士兵的脸实在是浪费了。这种提问甚至在内地首映发布会现场被一名学生当面问了出来。


△图片来源:weibo.com

不过就笔者的观感120帧并非适用所有影片题材,而李安的选择非常恰当:具有记录性质的写实题材,着重对人物面孔细节的捕捉。如果我是李安,我可能还会用120帧来拍摄一部文艺片,主演梁朝伟,看清楚嘴角细微的上扬、眼轮匝肌的颤动、鼻翼的扩张等,更精细地感受好演员的内心演技,而不是现今某些偶像演员大开大合刻板又粗糙的程式化表演。


未来120帧或许还有一个发展方向--VR电影。沉浸式戏剧让观众在舞台布景里走动,而VR和120帧的结合让观众体验真正的沉浸式电影想来也十分有趣。


不管未来前景怎样,李安的这次尝试值得肯定。单纯追求视效奇观的可以去看隔壁的《奇异博士》。而这部电影,即使抛开被当做最大亮点的技术也可以一看。毕竟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重要的是电影文本和内核本身。


  • 参考资料

    新浪电影:《走在探索新技术路上的李安》

    网易娱乐:《影评人谈比利林恩:技术再屌,故事内核还很“李安”》


△ 封图来源:tvmao.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